活佛常常对人说,他的法名叫妙善,何以会有‘活佛’两字的尊号呢?我曾留心探问过这件事,据认识活佛的僧俗人们所说,也不一样,但是每一种说法,都是有趣的故事。一说,活佛早年住金山时,他原本是外寮‘行单’一个苦恼和尚,充当藏经楼上香灯职务,他不爱说话,只欢喜坐禅,并且欢喜爬在窗门槛上打坐,人家告诉他,窗门上坐不得,太危险了,他说:‘我是要降伏睡魔。’
一天,他又是在窗门槛上打坐,一时昏沉不觉,就一个觔斗栽了下来,大家看见他从窗门上跌下来,都惊叫起来,说了不得!这一下会跌死!再细看时,他并不曾跌倒,仍然盘著双腿坐在地下,他看大家拥了上去,马上爬起来,拍拍屁股上的灰嘻嘻哈哈跑上楼去了,大家看见这个情景,都认为是奇迹!藏经楼的门窗离地面有十几丈高,地下又是铺的石板,他掉下来跌不死,又不跌伤,反而结跏趺坐安安稳稳坐在地下,有的说,只有活佛才有此神通妙用,由此大家都称叫他是活佛(这种传说要占多数)。
又有一说,金山寺外不远地方,有一条小街,街上住有数十户贫穷人家,其中有一户人家,住的是一个老寡妇,她家只有母子二人,可是,那个儿子是个不孝的逆子,把他的母亲当作仆人看待,不时还打骂,左右邻居看那个儿子如此忤逆凶横,都很可怜那个寡妇,活佛知道这种事,他生起了悲愍心,不时去那个老寡妇家安慰她,向她讲说些因果轮回的道理,岂知那个逆子看见这个和尚常常去他家里,心里很厌恶,一天,动了恶心,要作弄这个和尚,他悄悄的把他妈的‘马桶’(即粪桶)抱了出来,躲藏在大门背后,等活佛走出大门时,他从背后不声不响把‘马桶’向活佛的头顶倒盖下来,一桶尿粪淋满活佛一身,活佛并不烦恼,反而顶著“马桶”向街上跑去,一时轰动许多人,都跟著看新鲜,有的看著拍掌大笑,有的看了心里难过,说太罪过了!活佛跑到金山寺门前河边,他才把‘马桶’取了下来,大家看了他那种形状,更是笑的不亦乐乎,活佛好像满不在乎似的说:‘这有什么可笑哩!一个人就是一个大马桶,大马桶上面盖小马桶,有什么稀奇,值不得大惊小怪。’有人问他:‘和尚,你觉得难过吗!’活佛说:‘我一点也不难过,这是他家儿子慈悲我,给我醍醐灌顶,我心里觉得自在哩!’大家都感叹著说,若果不是活佛,那有如此的忍辱心?由此地方上的人争相传说,我们这里出了活佛,因为他是金山寺和尚,所以大家都称他叫‘金山活佛’。那个忤逆儿子,自从玩弄活佛之后,看见活佛居然忍受不与计较,心里大生惭愧,觉得不该,太罪过了!特地去向活佛谢罪求忏悔,活佛也欢欢喜喜接受他的忏悔,向那个逆子开示说:‘父母养育之恩,大如山丘,佛说:“若人百年之中左肩担父,右肩担母,于上下大小便利,极世珍奇衣食供养,犹不能报须臾之恩。”你的父母养你这么大,不知费了多少心血精神,你不能令母亲时时欢喜安乐,反而打骂母亲,如此不孝,试问,你何以为人?’那个逆子听了这番话,悔悟过来,跪在活佛面前痛哭流涕说:‘我真该死!我真该死!’活佛又安慰他说:‘只要你醒悟过来,还不算迟,从今后,好好孝顺母亲,已往的过失,都是可以消除的。’那个逆子受了活佛的感化,后来竟变成一个孝子,随后他母子二人皈依活佛,受持斋戒,做了佛门弟子,地方上的人都议论这件事,如果不是活佛,怎会逆子变孝子?这也是‘活佛’名号的由来。
上面这两种传说,与这次太沧和尚所说的就大有出入了,据太沧和尚说:‘活佛在民国六年虽然已经有声名了,还没有人称他叫“活佛”,民国八年时,因为章嘉活佛到镇江,当地各机关团体各佛教寺庙住持,奉政府命令齐到火车站去欢迎,活佛也跟著一同去,当时大家看到章嘉活佛年轻,又是穿的俗服,还有警宪侍卫,看不出像出家修行的样子,其中警察对欢迎的人们说,这样年轻的人,又不穿出家衣服,与政府官员一样,那里是活佛,说时,把手指著妙善和尚与大家看,这才是真正的活佛,因此“金山活佛”之名,就从那次称起的。’这一段话,好像是一个游戏故事?我研究这话的内容,觉得有些不合逻辑的地方,第一点,活佛是个重修持的人,我与他同住两个月,知道他的习惯好静,不欢喜热闹场合,他怎么会赶热闹参加欢迎呢?第二点,就算活佛去赶热闹,他也只能夹在人群队里,站在前面的,全是些衣履整齐肥头大脸的一些方丈当家大和尚,活佛那种破衲寒酸神气不会使人注意。第三点,既然大家是奉政府命令前去欢迎,其中又有各界领袖人物,那种场面,当然是庄重肃静,在那种气氛之下,当警察的怎会指手划脚向会场大众高谈阔论?照太沧和尚所说,活佛之名,是由警察指认出来的,也可说是警察取的,我看,恐怕不见得如此简单吧?即或真有其事,我相信大家早已认识活佛,他早已有了活佛的声名了,不然,警察不指别的和尚,而独指妙善是活佛?我以为妙善大师之所以被人称为‘活佛’,绝非偶然,一定是他有了一种特殊神奇的表现,他的行径,类似小说书中的‘济公活佛’,所以大家才称呼他叫活佛,我认为这两种传说,可信的成分要比较多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