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五, 一月 29, 2010

漫谈慈悲梁皇宝忏(84)

西雅图有姐妹俩,和她们的母亲都是宣化上人的弟子,而她们年近七十的父亲却是天主教徒,各自都很虔诚,所以家中难免磕磕碰碰。她们的父亲后半生事业不顺利,在台湾向朋友们集资创立的公司破产了,为躲避无力偿还的债务而举家迁至香港,谁知一年后在香港又遇到了台湾的集资人,虽然没有当面讨债,却也令他惶惶不可终日,半年没有债主找上门来,反倒令他夜不能寐,身体就要垮了,于是又移民美国西雅图,至今已好几年没遇到台湾籍的熟人了,可他只要走在街上,眼睛就不由自主地四下张望,就如作贼一样心虚。她们的父亲一生事业无成,心里觉得对不起妻子女儿,活得很不开心。姐妹两人就问果霖因果。

果霖告诉她们,她们的父亲过去生福报大,继承了一份大家业,各方面都有人打理,可以说日进斗金。他自己什么都不过问,只知大把花钱、尽情享乐,家中养着一帮文人墨客、戏班及混吃混喝的闲杂人,常聚集耍笑。他曾多次同时放飞一百只鸟,其中一只以金粉涂身,谁要是抓住了就赏金条一根,引得众人争抢夺斗,他在一旁看乐。这一帮依他混饭的闲人,今生又聚在了他的周围,而他有些余福维持,给他集资的人全是他过去生的门客,骨子里是还债来的,并不指望他赚钱,所以虽然知道他躲债他乡,也无心追债,就如同牛马还债一样,而他们双方并不知晓,这就是因果。姐妹两个及妈妈均是过去他家的妻妾,所以今生不仅要照顾他,还要挣钱给他花,这一切都有宿世的因缘。

断食众生之肉,放下世间一切恩怨。我们留在世上的时间也许不多了,真诚地拜上三部《梁皇宝忏》,即能消除无量罪业。以“四种清净明诲”为镜子,可以修八万四千种法门,再莫说是论非,讲人长短。须知,观自在的才是菩萨,观他在的必是凡夫

在家里看老公不好、老婆不好、公婆不好,净看他人的缺点毛病。上了班观老李不对、小张不好、老王有问题。皈依了三宝,发现张居士太凶、李居士太善、王居士处处不顺眼。

出了家看到的是大和尚没本事,二和尚不修行、三和尚不守规矩,总之只有自己是最好、最正确的。这样的人只看他在,不观自在,满眼是非满腹怨,处处是烦恼,岂会自在。若常能观自在,不观他在,常自省察,不令有失,看一切人都是菩萨,这样的人必然处处自在,时时法喜充满,这才是最好的修行方法。

《心经》里叫“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”。“深”是持之以恒的意思。“般若波罗蜜多”是到彼岸。“时”是时间,是说若常修观自在,必有一天会开智慧。“照见”是观察到,“色受想行识”五蕴皆是虚妄的,是空的,于是烦恼转为了菩提。“度一切苦厄”中的“度”,是指自己已经明白了苦的因缘。虽然身体仍在苦海之中,般若为岸,明白了因果,知道吃苦是在了苦,苦也就不是苦了。守戒念佛,则会苦尽甘来。所以处处心安。

宣化上人讲:“只认自己错,莫论他人非,他非即我非,同体名大悲。”把对方的错当作自己的错,为什么呢?因为对方做错了事,说了过头的话,我不愿意听,不喜欢。可能过去我也这么对待过他,他今天才这样子说我、对待我。若能这么想,什么事都能化解了。

印光大师教导我们“静坐常思己过,闲谈不论人非”,这都是观自在的修行妙法,能常常反省自己的错误并能及时纠正的人即是走在菩提正道上。


佛陀教诲经中述 多读经书能识路

不读经典不明理 焉知戒律为何物

出家依旧贪嗔痴 纷诤违戾无依怙

转眼黑白无常到 再想回头已无路

从此静虑观自在 忏愆悔过罪即无

深入经藏明教理 自度度人修六度

没有评论: